判断冷水机微通道是否堵塞,核心看 “压力、流量、温度、运行状态” 四大信号,结合简单检测即可快速确认,无需复杂工具。
1. 看系统压力变化
微通道作为冷凝器时:高压侧压力(排气压力)显著升高,远超正常工况范围,且压力波动小、持续偏高。
微通道作为蒸发器时:低压侧压力(吸气压力)异常偏低,甚至出现负压,伴随压力不稳定。
关键逻辑:通道堵塞后流体流通受阻,导致上下游压力差增 大,这是直接的判断依据。
2. 查流体流量异常
循环水侧(针对水冷式微通道):流量计显示流量明显下降,或与往期正常数据相比降幅超过 10%-15%。
制冷剂侧:通过视液镜观察,若出现 “液流断断续续”“泡沫过多”,或压缩机回液不足,可能是制冷剂通道堵塞。
直观表现:循环水泵电流偏低(因负载减小),或出风口 / 出水管的流体流速明显变缓。
3. 测温度差值异常
进出口温差异常:微通道两端的流体温差(如冷凝器的冷 却水进出口温差、蒸发器的冷冻水进出口温差)变小,通常低于设计值的 50%。
局部温度不均:用红外测温仪检测微通道翅片或外壳,若出现 “局部过热(冷凝器)” 或 “局部过冷(蒸发器)”,且温度差异超过 5℃,可能是部分通道堵塞。
制冷效果衰减:冷水机出口温度无法达到设定值,即使压缩机满负荷运行,制冷量仍明显不足。
4. 观察运行状态与报 警
压缩机频繁过载:因压力异常导致压缩机负荷增 大,触发过载保护,频繁启停或报 警。
风机 / 水泵运行异常:风机电流正常,但散热 / 换热效果差;或水泵出现 “空转感”,流量不足但噪音偏小。
结霜 / 结冰异常:蒸发器微通道堵塞时,局部通道制冷剂流量不足,易出现 “局部结霜不均”“结冰过快”,甚至管道表面结冰但制冷效果差。
5. 简单拆解检测(适用于停机后)
拆端盖检查:停机泄压后,打开微通道集流管端盖,观察通道入口是否有泥沙、水垢、腐蚀产物堆积。
吹气 / 通水测试:用压缩空气或清水从一端通入,若气流 / 水流不畅、压力损失大,或出口流出杂质,可确认堵塞。